第112章 工业区批复设立
不过规划到了这层次,需要做的工作可就多了,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料论述论证,然后需要市里市委通过后上报给省里,省里审批通过后,最后还得院里统一批复。
一旦涉及后两道审批,这其中的难度就呈几何式上升。
他目前做的规划连省里那道的领导赞成的都不多,更别提上交去院里了。
省委领导总体认为他的规划创新点不多,并且政策引导的积极性也不强,更多的像是白送土地的求着企业发展或者求着外资投资。
虽然这年头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但在政策上还是得是导向性的,姿态不能太低。
这也让李书记的计划一直被搁置,不过今天收到奉玉县上交的关于沈旭东的希望设立的镇工业区的规划报告倒是给他许多的灵感。
关于上边的设立工业区的想法并不新鲜,给地,减免税款等措施,也只是这年头的普遍政策,并不新鲜。
但是后边小十来条的限制性政策条件就显得十分新颖。
比如投资行业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即经过镇政府审核国内稀缺性技术的生产,可以额外获得镇上多两年的税收减免,以及一笔无息贷款。
又比如,投资规模超过百万的有什么额外福利,超过一千万的又有什么补贴等等。
他看着都十分吸引,并且非常有引导性和指向性。
这让李书记对沈旭东这位同志印象更深了,看样子这位小沈同志能做出成绩,是真的有两把刷子,不是什么运气或者偶然。
并且开始仿照着沈旭东的思路开始规划起市里的经济开发区。
你别说,沈旭东这些新颖的条条框框政策,是让李书记思路大开,并且一忙就是半个月。
在原先的规划书上涂涂画画改了不少,原先的政策几乎都给删了,还添加了不少分阶段有要求的政策。
政策上也对不少行业做出了优先导向型的态度,这一轮修改完后李书记自己都感觉比之前好上太多,对于这新区的设立也更有信心。
并且对于沈旭东的这份报告就更为推崇,还在市委会上,将这份报告都给了众人研究和讨论。
结果当然是不出意外,市委也同意了关于奉玉县这份提交的报告,并且答应会给予部分支持。
不过李书记的在会上可不是为了谈这个镇上的工业区,主要是为了引出他对市里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讨论。
并且将做过大面积调整的报告,开始递交给常委们评阅。
李书记还是想趁着今年,能真正将这个经济开发区彻底落实。
而奉玉县里,收到市里批复的刘书记也是心情大好,准备下周就召开常委会,将机械厂附近区域以及大田镇工业区的规划彻底落实。
整个奉玉县如今气氛也与前几年不同,尤其是县委领导们,以前往往是互相站队抢位置。
这两年因为县里经济飞速发展,都消停了下来,甚至许多都在刘书记的带领下,开始关注起县里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
许多领导也开始接触些新的经济名词,并且对许多新知识都开始充实起来。
这倒不是这些领导们转性了,只是因为如今奉玉县正处于做大蛋糕阶段,只要县里发展能上去,他们这些县委常委们的功劳是一个都不会少。
能坐上这一位置的干部哪里有真的傻子,除非常委之间互相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然都是暂且放放。
不影响如今县里飞速发展的大局,并且开始重新规划起自己未来的道路。
若是奉玉县真能如刘书记所期望的超过市里老大哥江干区,那么他们今后的路子都能宽上不少。
……
“爸,你就让我去吧!我这次模考成绩不是很不错嘛!”
“你爸是为你好,都快高考了,就熬过这个月考试考完了,你想去哪我们俩都不拦着。”李月明语气十分坚定,根本不打算妥协。
“哥!你劝劝爸妈啊,我下个月要住校一整月,明天就让我去参加堂哥结婚吧!”沈旭灵看着她妈那关是过不了,赶紧拉起外援,让他替自己说话。
明天是二堂哥结婚日子,沈旭东也是提前一天回家里,跟着全家一起过去参加。
这年头高考时间还是在7月的7-9号三天,到03年政策变动后才提前到了6月。
沈旭灵的确还有一个月就得参加高考了,这事儿在父母眼中可是大事,实在是不想让她分心。
沈旭东倒是觉得去参加一趟也没什么,反正自己妹妹的成绩十分稳定,而且人长处于紧绷状态还真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索性就帮着妹妹说几句。
“爸妈,你们就让她去这么一次吧,毕竟是旭武堂哥结婚,专门邀请了咱们全家。而且她马上就要在学校关上一个月了,太紧绷了对于考试也没有什么好处,就让他去这么一次吧!”
李月明见如今出息了的儿子都这么说,也不禁有些犹豫,毕竟她自己学历就只是初中,可不像儿子考上了大学。
觉得自己儿子说的更有道理,而沈父其实内心倒是逼得不紧,只要他老婆李月明能同意他就同意。
不过如今看到儿子开口,好像自己老婆态度有松动,也跟着劝起李月明。
最终李月明还是没抵过丈夫和儿子的劝说,同意了这事。
沈旭灵等到母亲的同意,立刻欢天喜地的在家里鬼哭狼嚎起来。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赶去了金田村大伯家中。
今天天气很好,此时大伯家的院子已经拉上塑料棚,摆上了好几张大桌并且放了不少凉菜。
沈旭东也跟着他爸进门跟大堂哥聊起天来,主要是关于旭武堂哥结婚的一些事。
他对这年头的结婚流程其实不太清楚,因为自己也快要商定日子结婚,所以难免多关注了些。
按大堂哥的话来说,结婚女方是没打算要彩礼的,因为女方是县城的本身也不兴这些。
他们村里其实还是有彩礼这么一说的,但都是根据各家条件来,兴的话就给,不兴的话就没彩礼这么一说。
彩礼就算是给也不多,大概从200-400元都有,一般就看家底丰不丰厚。
而这年头城市里虽然不兴彩礼,但是却兴三大件,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这年头的三大件包括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