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徐盛疑城
见辛评一脸自信的模样,袁谭连忙握住他的手,急声问道:
“仲治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辛评轻抚胡须,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道:
“吾正是为献策而来。”
袁谭太想获得胜利了,听到辛评说有良策,连忙给他倒上一杯酒,说道:
“先生,喝口水酒,慢慢说。”
辛评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道:
“今天我军进攻下邳的时候,评一直在观察敌军的动向。
张辽是绝世境强者,确实超乎了我们的预料。
不过下邳城也不是没有弱点。
城中的士卒虽然数次击退了我军进攻,还是掩盖不了兵卒数量不足的事实。
经过一天的鏖战,城中军士的体力应该耗尽了。
如果我军趁夜奇袭,楚军如何抵挡?”
袁谭闻言兴奋道:
“对啊!
张辽再厉害也得睡觉,他又不是铁打的!
只要攻破下邳,张辽就算实力再强,也得束手就擒!
事不宜迟,我这就整军出征!”
袁谭酒也顾不上喝了,连夜聚齐营中诸将,兵发下邳。
刚打了败仗的士卒们对于袁谭的安排自然是有所不满,厌战情绪严重。
可是主帅的话又不得不出,只得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来到下邳城下。
下邳城中一片寂静,黑夜之中只有呜呜的风声。
袁谭大笑道:
“敌军无备,正是吾等夺城之机!
给我冲,今夜定要拿下此城!”
眼前的下邳好似一座空城,袁谭麾下的将士们又恢复了些许士气,在汪昭、彭安等大将的指挥下攀上城墙。
待他们攀爬到一半时,城墙上突然有无数火把燃起,将黑夜映得犹如白昼。
密集的箭雨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将好不容易攀上城墙的燕军士卒尽数斩杀。
徐盛按着古锭刀来到城头,对城下燕军大喝道:
“袁谭小儿,汝中吾家将军之计也!”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袁军将士大惊,他们连忙抬头向上望去。
只见城墙之上楚军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城头上的甲士比白日里多出一倍,散发着阵阵煞气。
如此景象对燕军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白天的时候拼命攻城都攻不上去,还折损了大将岑壁。
现在守城的敌军多了一倍,这还怎么打?
袁谭心中升起一阵无力感,恨声道:
“许攸贼子误我!
这城中的士卒哪是数千?
看敌军的气势,分明有上万楚军在此固守!”
袁谭感觉自己非常受伤,所有关于徐州的情报都是假的,现在他自己就跟一个瞎子一样。
严敬面色凝重的开口道:
“殿下,城中的楚军明显是早有准备。
咱们还攻城吗?”
袁谭叹息一声,有些憋屈的说道:
“撤军!”
袁谭不敢再冒险攻打下邳了。
不是怕麾下的士卒伤亡太大,主要原因是士气折损太多的话,这下邳城他就没法再攻了。
十万大军来攻徐州,若是迁延日久无法建功,父王势必会对他产生不满。
到时候袁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世子的大位落入袁尚小儿手中,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燕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很快便退了回去。
城墙上的徐盛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丁奉不禁对徐盛赞叹道:
“文向勇而有谋,不愧是大将之才!”
徐盛摇了摇头道:
“将士们都需要休息,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不能真刀真枪的跟燕军战上一场还真憋屈!”
原来下邳城墙上只有射杀燕军的弓箭手是真的,城墙上密布的燕军士卒全部都是草人!
接到守夜的任务之后,徐盛就命令士卒多扎草人。
将士们给草人穿上盔甲,绑上刀枪和火把,以做疑城之计。
夜晚的能见度本就不高,被箭雨攻击一轮的燕军更是惊疑不定,因此不敢贸然攻城。
如果袁谭头铁,死活就是要猛攻下邳,徐盛能不能守得住还真不好说。
现在看来结果还是好的,他们到底是赌对了。
袁谭闷闷不乐的归寨之后,辛评便问道:
“殿下攻城失利,可是辛某谋划有误?”
如果袁谭攻下了下邳,一定会派亲卫来寨中报喜,邀辛评进驻下邳城,不可能率兵归寨。
“嗯…”
袁谭闷哼一声道:
“跟先生之计没有关系。
攻城失利,主要是因为我军掌握的情报有误!”
说到这,袁谭一拳捶到桌子上,咬牙道:
“许攸贼子着实可恨!
说什么城中只有张辽一个无名下将,几千孤军,简直就是放屁!
我夜袭下邳的时候,城墙上火把通明,军甲如林,至少得有一万之众!
如果有一天本殿下夺得王位,定要处死许攸这个小人!”
见袁谭如此痛恨许攸,辛评心中一喜。
袁绍麾下的谋士大部分都喜欢互相倾轧,许攸跟辛评很是不对付。
袁谭殿下要对付许攸,辛评自然是喜闻乐见。
最好把许家满门抄斩才好呢。
当然了,这种幸灾乐祸的情绪,不能在殿下面前表现得太明显。
辛评稳定了一下情绪,温和的对袁谭劝道:
“殿下今夜不过是试探性的进攻。
胜了固然可喜,没有得手也无妨。
某自有计攻破下邳。”
袁谭惊喜道:
“仲治先生还有良策?”
辛评点了点头,捻着胡须道:
“殿下可知当年曹孟德攻打下邳用了什么计策?”
袁谭思索着说道:
“当年的战报我也看了,依稀记得曹操是决了沂、泗之水,水淹下邳。
可即便如此,曹军还是败北了。
他当年的计谋并没有奏效啊…”
辛评对袁谭笑道:
“曹操当年折戟徐州,跟水淹下邳的计策没有关系。
计谋是好计谋,可惜吕布有着袁术的支援,曹操这才大败。
如果没有援兵,吕布早就被曹操所擒也!
连吕布这等无敌于天下的顶级猛将都禁不住水攻之威,区区张辽又能有何作为?”
“对啊!”
袁谭精神一振,握住辛评的手说道:
“先生妙计良策信手拈来,真不愧是吾之子房!”
辛评谦虚的笑道:
“殿下过奖了。
此计虽妙,却有伤天和。
沂、泗之水一涨,徐州万亩良田尽毁,城中百姓也会跟着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