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知识青年下乡
张卫国送走了两个人,看到还剩下一小半的烤乳猪。
给王奶奶送过去,天气太冷了,王奶奶很少出门。
张卫国拿着猪肉,来到了前院,刚出门就看到鼻青脸肿的许大茂。
“这是又被揍了?”
看到这样,张卫国就知道是傻柱动手了。
张卫国差点笑出声来,傻柱这小子,也是真够可以的,这报仇也是真的快啊。
前两天刚被打了一顿,这刚好了就找许大茂的麻烦。
许大茂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被傻柱打了多少次了。
每次还是挑衅傻柱,真是又菜又爱玩,每次都是许大茂吃亏。
看到张卫国,许大茂有点失了面子,刚被打了一顿,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直接瞪了一眼张卫国,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转身回家了。
张卫国拿着猪肉给王奶奶送去,看看王奶奶还需要什么吗?
粮食还有很多,就是煤炭剩的不多了。
张卫国来到了三大爷家,找到了阎解放和阎解旷,给他们每人一块钱,让他们两个明天给王奶奶拉点煤炭。
两人对于一块钱,非常的高兴,拿着张卫国的钱就继续聊了起来。
张卫国听了一会,原来是阎解放要下乡了。
每年都有名额,把一些高中生,初中生送到乡下去体验生活。
一般的城里人都不愿意去,阎解放不是,他非常愿意去。
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但是有手,多劳动也饿不死。
自己赚钱自己花,根本不用交给别人。
三大爷家还会收伙食费,虽然饿不着,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自己出去那就是天高皇帝远来了,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今天四合院有两个人,一个是阎解放,另一个是刘光天。
刘光天也是和阎解放一样的想法,整个家对他也不好,二大爷对他不是打就是骂,他也早就待够了,早就想走了。
两人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三大爷和三大妈可不高兴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孩子,去乡下那个地方,生活太艰苦了。
二大爷倒是没什么感觉,他的爱都给了大儿子,只是大儿子结婚就走了,没有回来过。
对于二儿子,根本不在乎,走了少了一个人吃饭,那更好了。
刘光福非常羡慕刘光天,能够逃离这个家,他也不想在这个家待了。
只是他的年龄还是太小了,根本不让他去,二哥走了,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了,二大爷生气,只能打他了。
想着即将到来的生活,刘光福更加的郁闷了。
两兄弟商量着怎么逃离这个家。
对于这个家,他们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还有三天的时间,两个人就要出发了。
四合院就有他们两个人。
整个胡同还有很多人。
知识青年下乡是从1960年开始到1970年结束,一共经历了十年的时间。
是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毅然下乡支持农村建设。
两人作为知识分子,那是相当的高兴,终于有地方发挥自己的才能来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乡村建设不是那么好干的。
特别是那些支援大西北的人,一走就是一辈子,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看到别人都工作了,两个人也没有工作的机会,只能平时干一些零活,这才赚多少钱。
根本不够他们花的,他们当然想工作。
只是现在一个临时工就要二百块钱,他们根本就没有钱。
二大爷肯定不会给刘光天花钱。
三大爷刚给阎解成花完钱,也不可能给阎解放花钱了。
他们两个只能自己想办法,下乡就是他们的办法。
农村再辛苦,也比在这里被二大爷打死强。
刘光天还不断的安慰着刘光福,说等他安顿好了就来接刘光福。
看着二哥还想着自己,把刘光福感动坏了。
掏出自己攒的两块钱,就拉着刘光天出去买好吃的。
对于知识青年下乡这件事,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男孩子还要好一点,女孩子就更受罪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有人高兴有人悲伤。
很多人知道张卫国是采购科长,能够买到猪肉,都让张卫国帮买猪肉。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走之前吃顿饺子。
都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在孩子走之前吃一顿好的。
这日子比过年都还重视,这一走还真不知道需要几年。
张卫国也是来者不惧,一块钱一斤不需要票。
空间里还有三百六十头猪,怎么都够了。
张卫国把所有的人都统计好,找了一个时间,把猪肉弄回来。
买一斤的就给一斤一两,反正是多给一点。
一斤肉吃一顿饺子,完全是够了。
时间就在各家热闹的气氛中流逝,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这一天,有统一的车来接,每个人被分到的地方都不一样。
和父母告别之后,他们踏上了去乡下的路。
这次下乡之行,短时间内是别想回来了。
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回不来了,直接在农村娶妻生子,直接定居农村不回来了。
有的人为了回来,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可怜那些老婆和孩子了,还盼着把她们接到城里呢。
四合院少了两个人,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还是和之前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只是三大妈看着不高兴,儿子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
幸好家里孩子多,还有好几个。
三大爷家的老大工作了,还能带点剩菜回来。
已经比之前的生活好多了。
张卫国给了阎解放好和刘光天每人十块钱。
让他们把在农村的生活写信告诉张卫国,农村需要什么东西,有什么特产。
把各地的信息都和张卫国说一说。
看到十块钱,两人立马保证没有问题。
农村花钱的地方不多,有了这十块钱,他们可以买好很多东西了。
家里没给钱,他们也没攒几块钱。
这十块钱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对于写信,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了。
都是初中生,对于写信还是很简单的,又是写一些农村见闻,根本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