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山越屠夫 (求订阅)
宋襄公,姓子名兹甫,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是宋桓公的长子,宋成公的父亲,在位十四年。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周王室等四国兵马攻打齐国,齐国人里应外合拥立了齐孝公,因此宋襄公声名大振。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夺霸主地位。然而一次战争中,由于等待楚军渡河布阵后再开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重伤而死,葬在相陵。
“不是,不是!”
听到郭嘉询问,高大轻轻点头。
“那么鲁文是什么意思?”张幔突然插话问道。
鲁文是高大的字。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高大缓缓说道。
张幔的眼睛亮了起来。
“世人常认为狡诈高于仁义,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是曹操赢得了战争,而宋襄公战斗惨烈,才让人认为如此。”
高大看着张幔,见他露出赞赏的目光,便继续说:“世人看重的其实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不论是仁道还是诡道,只要能助将军成就事业,就是好道!”
“哈哈,说得好!”
张幔对高大的说法非常赞赏。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鲁文,你愿意帮我成就一番事业吗?”张幔直接发出邀请。
“鲁文,拜见主公!”高大起身,恭敬地拱手,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幔作为扬州刺史、安南将军亲自前来,目的昭然若揭。
面对这样的明主,他自然不会拒绝。
“好,那边先请鲁文担任会稽郡守,至于太守的事情,就先这样吧!”
“等做出成绩,再正式任命。”
“至于军事方面,我会让凌操担任都尉协助。”
对于高大同意,张幔也并不意外。
这是一个有能力且有野心的人。
高大是高彪之子,曾被举孝廉,并非会稽郡人,而是吴郡人,因为得罪了都尉许贡才隐居于余姚。
历史上,孙策攻下建业后,曾派吏招降高大,高大愿意谦卑等待,但听说高大精通《左传》,孙策便尽力读了一遍,想届时与高大讨论一番。
其实孙策与高大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也就是许贡,本来可以合作。
但许贡门下有人要为许贡报仇,在暗杀前不断诽谤孙策。
那人暗中唆使孙策,故意对孙策说:“高大认为您威猛有余,才华不足,您跟他讨论《左传》,如果他回答不懂,就是看不起您!”
说完这话,那人又对高大说:“孙策为人最不喜欢别人超越自己。如果他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心意。”
“如果与他辩论,却很危险!”
高大对孙策只有观察之心,并认为孙策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不够稳重,便信了那人的话。
结果孙策与高大见面时,孙策自然而然地讨论《左传》,而高大则连续回答不知,甚至说不懂。
孙策信了那人的话,认为高大恃才傲物,非常生气,便把吏关押起来。
其实只要孙策冷静一点,事情就可以过去,他手下两员将领以及周瑜和吴国人都劝过他,他不会做这种蠢事。
但那小人暗中挑拨,使高大那些好友,还有许多仰慕他文才的人,不得不在太守府前露天静坐,只请孙策另作安排。
孙策登上高楼,可以看到几里之外坐满了请愿的人。
这些人大都是文人。
孙策因此更加讨厌高大,便把他杀了。
这也使得孙策在文臣心中的地位更加不稳定,也是孙权继位后能轻松处理一些问题的原因。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高大确实很有才能,否则不会被许贡嫉妒和忌惮,更不会让这么多人硬是要帮助他。
同时,高大对于出仕并没有矛盾,否则就不会想让孙策解闷,反而促使了他最终的决定。
这是一位大才,考虑到他的能力和名声,完全足以担任会稽太守,更何况他正好在余姚隐居多年,对会稽非常熟悉,而且户籍根基在吴郡。
“多谢主公!”
对于张幔的任命,高大完全没有意见。
他曾经被推举为孝廉,其实可以担任县令或县长,但由于许贡而未能实现,反而离开家乡隐居于余姚。
现在听说张幔除掉了许贡,心中感激不已,十分敬佩。
一步登天成为郡守,他已经非常感动,更何况张幔让他暂代太守之职,只要做好就可以转正。
这相当于在他头上没有监视,这是张幔对他赏识和重视的表现,他必须感激。
当然,这也是张幔对他的一个考验,但他并不害怕,有信心把事情做好。
“主公,鲁文想推荐几个人。”
张幔又与高大寒暄了一阵,主要涉及会稽郡政务,如铁盐事务、船运事务、海盗事务,最重要的是山越事务。
高大在每件事上都有独到见解,让郭嘉豁然开朗。
直到快用午餐时,张幔准备离开。
但这时,高大犹豫了一下表示要推荐一些人。
“哦?是谁能让鲁文推荐,让我听听?”张幔感兴趣地问道。
除了太守、都尉和郡守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官员都由太守自行任命。
高大现在是暂代太守,完全可以自行安排大才去担任都尉、督邮等职位,这也是张幔对他的一个考验。
影卫也不能无所事事。
但现在高大却要推荐人。
他是出于真心,还是认为推荐的人必须值得重视,值得张幔直接关注?
“主公,我要推荐两个人,一个是会稽夏家家主夏侯,另一个是魏家家主魏腾!”高大答道。
张幔目光凝重。
这两人,他正准备拜访。
高大又推荐,真是自来送上门。
“同意。”
“这样,本将回山阴,鲁文处理好这里的事情后,可以带着夏侯和魏腾来见我,如何?”
“嗯!”高大答应。
……
两天后。
高大进入山阴县,担任会稽郡守,暂代太守职务。
张幔在太守府为高大设宴款待。
后堂中,两人畅谈甚欢。
张幔虽然时间不充裕,但也与陈群等人包括贾诩、周瑜都聊过,于是更加深入思考会稽郡的发展,对高大提出了一些要求。
首先是农业计划。
前几天他回到现代上网查证,发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开始出现双季稻,而会稽郡水系发达,非常适合推广,特别适合种植水稻。
其次,张幔提出了开发会稽郡盐业资源的计划。
后世浙江省和福建省正是盐业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必须尽早开发,以便让现代渔业公司走上正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化会稽郡内的山越人。
会稽郡比吴郡丹阳及北方郡县范围更大,至少翻倍,甚至可能达到三倍或四倍。
随着北方和中原流民不断南迁,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多。
张幔决定学习历代南方皇帝的做法,将会稽郡划分为两个部分,变成三个郡。
这样每个郡负责自己区域内山越人的教化工作,会更好。
特别是将山越人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生山越人,他们平时很少与县城里的汉人交往,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因资源和食物进行小规模战争。
而在会稽郡北部的山越人大多是与汉人交往过的山越人,可以想办法让他们变成汉人。
最后的建议是高大,正好与张幔重新划分郡县的想法不谋而合,可以作为参考。
两人愉快交谈,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有仆人进来禀报:“主公,郡守,夏侯和魏腾求见。”
“嗯!”张幔点头,挥手示意:“请进来。”
很快,在仆人的引导下,一位年轻人和一位中年人进来了。
“夏侯(魏腾),见过使者,见过高郡守!”两人拱手行礼。
张幔重点观察了一下那位年轻人,心中有些惊讶。
夏侯在历史上竟然有“山越屠夫”的称号,东吴名将,他早就想见一见。
没想到这位“屠夫”夏侯更像是一位名门贵公子,与他想象中的样子不太一样。
这个人,竟然是“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