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三国:咸鱼养成,开局绑定曹操

第一百六十章 持续吃惊的蔡邕,办学计划

  

  “哈哈,贤婿免礼,对于你丁寒,我也是神交已久,此次也多亏了贤婿,我这些跟随了我大半辈子的书卷典籍才能得以保存。”

  对于丁寒,蔡邕欣赏的同时也满是感激。

  若非燕云十八骑亲至,来回在夜间长安城头替他把这些书籍运送出来,这么多书卷典籍,恐怕就要被董卓给糟蹋了。

  “岳父言重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书乃传世重宝,自然也不能不管。”

  丁寒笑着摆手,看着后面密密麻麻的马车几乎都是书卷典籍,心底也忍不住感叹,蔡邕不愧是当世大儒,光是这些书籍底蕴,就足以碾压天下无数读书人。

  蔡邕到来,丁寒心头一个一直萦绕了的许久的计划也再次浮现在脑中,坐拥四州之地,完全可以实施了。

  一番寒暄,丁寒也带着几人直接进了州牧府,给蔡邕一家接风洗尘。

  该准备的,根本不需要丁寒操心,蔡琰,貂蝉几女这几天早就事无巨细的叮嘱了几遍了。

  上好的美酒,上等的茶叶,只有庆功宴上和州牧府偶尔才会吃上一次的各种硬菜也早已经准备好招待蔡邕。

  这一顿饭

  丁寒没有叫上其他人18,甚至连荀彧都不知道蔡邕要到下邳来。

  当然

  进城的时候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几人也不可能不知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几人也回来了。

  当然

  接待荀彧他们,至少也得等这一顿饭吃过之后才行。

  席间

  只有丁寒,蔡邕,蔡琰,羊氏,蔡琳几人,算是家宴。

  家宴可没有太多规矩,什么女子不上桌之类的规矩,是在正式场合的,家宴,就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罢了。

  当然

  这场家宴,却吃得蔡邕惊叹不已。

  茶,酒,饭菜,甚至是坐的软塌,都让人无可挑剔,心生惊叹。

  以蔡邕的阅历,见识,却也毫不吝啬的当着丁寒的面夸赞了一声,人间美味。

  书卷暂时安置在州牧府的别院,蔡邕一下也暂时在客院住下。

  将书卷安置好,天空中悬挂已久的黑云再也负担不起雨水的重量,开始极速的落了下来。

  吃过晩饭

  蔡琰拉着母亲和妹妹回了房间,诉说着这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奇闻趣事,诉说着家常,表达着对家人的思念之苦。

  内堂

  丁寒和蔡邕相对而坐,喝着上好的茶水。

  离开长安来下邳投奔丁寒,其实蔡邕还是有着一定担心的。

  显然

  之前董卓再怎么无道,再怎么暴戾,但终究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蔡邕也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而来到下邳,蔡邕最担心的却也是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让他安心只做丁寒的岳父,闲赋在家,这完全不是他的性格,他也闲不住。

  “之前听琰儿说过,岳父在洛阳的时候便一直注经释学,编撰史书典籍,只是不知到了长安之后可还继续做这些?”

  吃过晩饭,丁寒也习惯性的陷入了慵懒,不过在蔡邕面前,又是第一次见面,丁寒自然也得收敛一些。

  蔡邕端着茶杯,仔细的品着喝了一口还想再喝第二口的茶水,淡淡点头,

  “这件事我一直都在做,前人古籍晦涩难懂,其中之意若让后人重新钻研至少也得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功。”

  “我有幸得此传承,多注释一些古文典籍出来,也能更早的教化后人,让后人少走些弯路。”

  “至于史书,记载前人功过,以供后人学习品鉴,也能警醒后人其中利弊。”

  “把功名留给后人评说。”

  蔡邕语气平淡,但寒却能感受到蔡邕心中的鸿鹄之志。

  注经释学,编撰史书的目的却也正是如此。

  丁寒心底也不由得感叹,不愧是当世公认的大儒,历史上蔡邕要不是死得早,估摸着名气肯定还要大上许多,在后世史书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到这里,丁寒也不由得抬手,感叹道:

  “岳父之想法,功利均在千秋,那不知有没有想过亲自言传身教,亲自将这些东西传授给世人呢?”

  “言传身教,教诲世人?”

  听着丁寒的话,蔡邕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不过马上回过神来,蔡邕也忍不住感叹道:

  “如今兵荒马乱,人人自危,又能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听我讲这些呢?”

  “我即便有心,却也无力啊。”

  显然,丁寒说的蔡邕不是没有想过,但时代如此,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看着蔡邕的样子,丁寒也笑了,解释道:

  “兵荒马乱现在只对于四州之外其他诸侯的治所了,不知岳父来之前,可有看到沿途郡县的治理?”

  丁寒淡淡反问,蔡邕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欣慰的点了点头,

  “政通人和,治安严密,比之当初的洛阳也不逞多让。”

  这句评价很高,但却没有半分抬高的意味。[]

  想到刚刚进城之时城内景象,蔡邕也忍不住再次惊叹,这到底得有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城池治理得如此妥当。

  丁寒淡淡一笑,他还担心蔡邕一路来就待在马车之中,这样的话,他估摸着还得再带着蔡邕到城内转几圈。

  现在大雨滂沱的,还真不是个好时机。

  “岳父有心就好,至于力,我来出就是了。”

  这就是丁寒的想法。

  办学,培养人才。

  要想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教育是重中之重。

  只有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新的人才,方才能为一个国家注入新鲜的血脉,如此才能源远流长,长治久安。

  “你的意思是......”

  蔡邕眼前也顿时一亮,丁寒身为徐州牧,更是曹军的首席军师,完全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丁寒简简单单说出四句话,这话是他当初在信都遇到荀彧的时候说的,那时候的荀彧激动得差点没直接给丁寒磕一个。

  天下读620书人,大致都是这个志向。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荀彧这才不远千里跟随丁寒到兖州一探究竟。

  本是想着考验一下曹操的,谁也没想到,他和曹操基本上都还没怎么共事,就被分配到了丁寒的手下,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果然

  丁寒的话一出,蔡邕神色也骤然一凛,整个人也变得严肃的站了起来。

  “贤婿当真有如此之志。”

  丁寒神色淡然,笑容依旧,点了点头,

  “我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却也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不知岳父可愿祝我一臂之力吗?”

  “可有计划?”

  蔡邕目光炽热

  丁寒是什么人。

  前将军,徐州牧,曹军首席谋士,算无遗策,智计超群的绝世天才,他不相信丁寒所说的只是一句空口白话,肯定会有一个对应的计策的。

  再不济也会有一个想法。

  看着目光炽热的蔡邕,丁寒笑着点了点头,“的确有一个计划,不过具体的细节还得请岳父来落实。”

  “愿闻其详。”

  蔡邕当即点头,他真的很想知道,丁寒到底能够想出什么样的计划,能够达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地步。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办学。”

  “办学?”

  蔡邕微微皱眉,他本以为是其他的办法,办学之艰难,这天底下估计没有几个比他知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